首页 > 百家姓

[ fú ]

读音:fú

拼音:fu

简繁:浮

五笔:IEBG

五行:水

部外:暂无

五笔:IEBG

笔画:10画

吉凶:暂无

仓颉:EBND

结构:左右

郑码:VPYA

四角:32147

区位:2401

统一码:6D6E

异体字:酻,㳇,?,?

英汉互译:to float,drift,waft,to exceed,superfluous

笔顺:点、点、提、撇、点、点、撇、横撇/横钩、竖钩、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982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浮姓主要源自:姜姓、子姓。

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后裔共工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典籍《古文琐语》记载:“浮氏出自共工氏,其臣有浮游”。据史籍《左传》记载,在炎帝神农氏时代,姓只有一个,就是炎帝神农氏的“姜”姓。共工、申、吕、齐、许、纪、向、州皆姓姜。后在周朝初期,因被周武王所封居地名称而各得了“氏”,形成了著名的姜姓八氏即共工氏、申氏、吕氏、齐氏、许氏、纪氏、向氏、州氏。典籍《国语·鲁语上》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亦霸九州。”这实际上就是说,共工氏曾下辖有九个伯爵,也就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姜姓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相互连接的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和活动地在今河南省辉县一带。而著名国学大师郭沫若则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那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族部落。从二水流域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氏属下有一个能干的臣子浮游,传说他能截风断雨、召唤各种异兽灵怪,曾协助共工氏治理水患和与颛顼征战,但最后都失败了。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后,浮游避祸隐匿起来,他的后裔以先祖为傲,遂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浮氏。

浮姓浮姓起源一

源于姜姓,出自神农氏后裔共工氏,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典籍《古文琐语》记载:“浮氏出自共工氏,其臣有浮游”。据史籍《左传》记载,在炎帝神农氏时代,姓只有一个,就是炎帝神农氏的“姜”姓。共工、申、吕、齐、许、纪、向、州皆姓姜。后在周朝初期,因被周武王所封居地名称而各得了“氏”,形成了著名的姜姓八氏即共工氏、申氏、吕氏、齐氏、许氏、纪氏、向氏、州氏。典籍《国语·鲁语上》记载:“共工氏之伯九有。伯九有亦霸九州。”这实际上就是说,共工氏曾下辖有九个伯爵,也就是九州的伯(霸)主,即中原姜姓部落联盟的一个首领。反映了九个氏族住在相互连接的地方,共工氏在其中居于首要地位。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一级研究员徐旭生说:共工氏居住和活动地在今河南省辉县一带。而著名国学大师郭沫若则说:共工氏长期活动的地方是今河南西部的伊水和洛水流域,那个地方古代称为九州,可能来源于共工氏的九个氏族部落。从二水流域往西的山区中还有九州之戎,大概是共工氏的余部延续下来的。

共工氏属下有一个能干的臣子浮游,传说他能截风断雨、召唤各种异兽灵怪,曾协助共工氏治理水患和与颛顼征战,但最后都失败了。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后,浮游避祸隐匿起来,他的后裔以先祖为傲,遂以他的名字为姓氏,称浮氏。

浮姓浮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莱朱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莱朱,亦名仲虺,又名中垒,是奚仲的第十二世孙,是继奚仲之后的又一位杰出的薛国国君,也是商王朝初期非常著名的重臣——左相。

在莱朱的后裔子孙中,分衍有一支氏,即王陵周围有秩种植的树木花草等植物,守护莱朱王陵的后裔即有为姓氏者,称氏,后来又多误写为氏。商王朝灭亡之后,该支⁀氏大多改以同音的“浮”字为姓氏,称浮氏,世代相传至今。

浮姓浮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周朝时期的古莱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姜姓莱国,莱共工浮柔出奔棠国,其后有浮莱氏,简为浮氏。”

这里的“莱国”是春秋时期周朝诸侯国名,姜姓,子爵。战国初期,齐灵公率军灭东莱国。失国后,原莱国的共工(管理水利的大臣)浮柔出奔棠国,其后裔怀念先祖,以“浮莱”为姓氏,称浮莱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浮氏、莱氏。

浮姓浮姓起源四

源于高阳氏,出自颛顼裔孙陆终之子彭祖支孙孚,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钱氏,颛顼曾孙陆终生彭祖,裔孙孚,周钱府上士,因官命氏焉。”孚,做过西周掌管国库的上大夫,官职称钱,许多子孙以“钱”为姓氏,称钱氏。也有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孚氏。孚氏后代子孙因避仇难,口含菏叶杆躲入池塘,逃过一场劫难,此后在“孚”字一边添上了“水(氵)”偏旁,成为浮氏,后另有一支衍派则以藕氏为念。

该支浮氏的世系为:太昊伏羲氏→黄帝轩辕氏→颛顼高阳氏→称→卷章→重黎→吴回→陆终→彭祖→孚→钱、孚……浮氏。

浮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一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九百十七位,以东莱、长沙为郡望。

今江苏南京凤凰西街有浮冰女士,该支浮氏出自河南省获嘉县的徐营镇,祖上浮秀是从湖南长沙迁入,后分衍出浮氏、夏氏两支姓氏。浮冰的父亲是个老红军,长期在部队工作。浮冰说,为了找到一个本家,父亲当年曾经常翻看士兵的花名册,有一次,终于发现一个姓“浮”的战士,父亲高兴极了,还请那个浮姓小战士来吃饭,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士兵和自己是同宗。由于“浮”这个姓氏冷僻,浮冰每认识一个新朋友,总会被问:“你这个名字是笔名吧,你是文艺工作者吧,要不就是一个作家?”遇到这种情况,浮冰总要不厌其烦地解释:“我姓‘浮’,是‘谁主沉浮’的‘浮’,‘浮冰’是我的真名,不是化名!”

今陕西省的西安市,河南省新乡市获嘉县、焦作市修武县,湖南省的长沙市、永州市祁阳县、益阳市桃江县,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北京市,上海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浮氏族人分布。

东莱国:又称莱国。莱国是古老的诸侯国,始封于商王前,其时统治中心在今山东昌乐、临朐等县一带,东部边界直到黄县的沿海地区。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齐国,他建都在营丘(今山东昌乐),离另一个莱国的都城十分近。莱国候十分不满,曾多次率兵众争夺营丘地区。直到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最终打败了莱国,占有了今平度县以西的大部分领士,莱国当时已为公爵,但莱公已无力与强大的齐国抗衡,被迫迁都到黄(今山东黄县莱子城),史称其为东莱国。到了战国初期的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东莱国最终被齐国所吞并,其地成为齐国的黄县。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最为悲惨的事件,全城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东莱堂:以望立堂,亦称莱国堂、临朐堂、昌乐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榆次,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古文琐语》云:“共工臣有浮游。”此当浮氏之始。

2、其据《路史》云:“莱共公浮柔之后有浮氏。”莱,周代诸侯国名。姜姓,子爵,鲁襄六年灭於齐。今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此以祖辈名字为氏。系出姜姓。

3、又云:“商莱朱之后有浮氏。”莱朱,即仲虺,商汤左相。

二、

浮姓分布:广西都安、平果、湖南宁远、甘肃康县、陕西、台湾台北、台中、河南卫辉、修武、获嘉等地均有此姓。

浮姓起源:

1、共工之臣有浮游,见《古文琐语》。浮氏始于此。

2、成汤之裔封莱(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莱子浮柔奔棠,晏弱迁居于郳(即春秋时小邾,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其后有浮氏。一说,商时莱朱之后有浮氏。

浮姓名人:

浮筒,明时四川永川人,嘉靖中任江西抚州照磨。

郡望:东海。

历史名人

浮姓古代名人

浮游(生卒年待考),传说为共工氏大臣,浮氏鼻祖之一。

浮莱商朝初期,(生卒年待考),亦名莱朱、仲虺,又名中垒,奚仲第十二世孙,著名薛国国君,浮氏鼻祖之一。

浮柔战国初期,(生卒年待考),亦称浮莱;东莱国人(今山东龙口)。著名东莱国大夫,浮氏鼻祖之一。据史籍《路史》记载:“春秋时有姜姓莱国,莱共工浮柔出奔棠国,其后有浮莱氏,简为浮氏。”这里的“莱国”是诸侯国名,姜姓,子爵。,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齐国,他建都在营丘(今山东昌乐),离莱国的都城十分近。莱国候十分不满,曾多次与姜太公争夺营丘地区。直到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最终打败了莱国,齐国占有了今山东省平度市以西的大部分领士,莱国衰败,君主莱公已无力与强大的齐国抗衡,被迫迁都到黄(今山东省龙口市莱子城),史称其为东莱国。,到了战国初期的东周灵王五年(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齐灵公姜环在位,在位期间由名相晏弱、晏婴父子相继辅政,使齐国又强盛起来。齐灵公亲率大军攻伐东莱国,东莱国终被齐国所灭,其地被吞并成为齐国的黄县,齐国的领土扩大到今整个山东半岛。失国后,原莱国的共工(管理水利的大臣)浮柔逃亡到棠国,其后裔怀念先祖,以“浮莱”为姓氏,称浮莱氏。后省文简化分衍为浮氏、莱氏。

郡望

东莱国:又称莱国。莱国是古老的诸侯国,始封于商王前,其时统治中心在今山东昌乐、临朐等县一带,东部边界直到黄县的沿海地区。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齐国,他建都在营丘(今山东昌乐),离另一个莱国的都城十分近。莱国候十分不满,曾多次率兵众争夺营丘地区。直到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最终打败了莱国,占有了今平度县以西的大部分领士,莱国当时已为公爵,但莱公已无力与强大的齐国抗衡,被迫迁都到黄(今山东黄县莱子城),史称其为东莱国。到了战国初期的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东莱国最终被齐国所吞并,其地成为齐国的黄县。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最为悲惨的事件,全城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东莱堂:以望立堂,亦称莱国堂、临朐堂、昌乐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榆次,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古文琐语》云:“共工臣有浮游。”此当浮氏之始。

2、其据《路史》云:“莱共公浮柔之后有浮氏。”莱,周代诸侯国名。姜姓,子爵,鲁襄六年灭於齐。今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此以祖辈名字为氏。系出姜姓。

3、又云:“商莱朱之后有浮氏。”莱朱,即仲虺,商汤左相。

二、

浮姓分布:广西都安、平果、湖南宁远、甘肃康县、陕西、台湾台北、台中、河南卫辉、修武、获嘉等地均有此姓。

浮姓起源:

1、共工之臣有浮游,见《古文琐语》。浮氏始于此。

2、成汤之裔封莱(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莱子浮柔奔棠,晏弱迁居于郳(即春秋时小邾,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其后有浮氏。一说,商时莱朱之后有浮氏。

浮姓名人:

浮筒,明时四川永川人,嘉靖中任江西抚州照磨。

郡望:东海。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榆次,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古文琐语》云:“共工臣有浮游。”此当浮氏之始。

2、其据《路史》云:“莱共公浮柔之后有浮氏。”莱,周代诸侯国名。姜姓,子爵,鲁襄六年灭於齐。今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此以祖辈名字为氏。系出姜姓。

3、又云:“商莱朱之后有浮氏。”莱朱,即仲虺,商汤左相。

二、

浮姓分布:广西都安、平果、湖南宁远、甘肃康县、陕西、台湾台北、台中、河南卫辉、修武、获嘉等地均有此姓。

浮姓起源:

1、共工之臣有浮游,见《古文琐语》。浮氏始于此。

2、成汤之裔封莱(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莱子浮柔奔棠,晏弱迁居于郳(即春秋时小邾,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其后有浮氏。一说,商时莱朱之后有浮氏。

浮姓名人:

浮筒,明时四川永川人,嘉靖中任江西抚州照磨。

郡望:东海。

堂号

东莱国:又称莱国。莱国是古老的诸侯国,始封于商王前,其时统治中心在今山东昌乐、临朐等县一带,东部边界直到黄县的沿海地区。西周初年,姜太公被封齐国,他建都在营丘(今山东昌乐),离另一个莱国的都城十分近。莱国候十分不满,曾多次率兵众争夺营丘地区。直到春秋时期,随着齐国的逐渐强大,最终打败了莱国,占有了今平度县以西的大部分领士,莱国当时已为公爵,但莱公已无力与强大的齐国抗衡,被迫迁都到黄(今山东黄县莱子城),史称其为东莱国。到了战国初期的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东莱国最终被齐国所吞并,其地成为齐国的黄县。

长沙郡:亦称长沙国。距今约十五~二十万年以前,长沙地区有人类的活动,经过十五~二十万年的发展,长沙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五千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公元前三千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公元前两千五百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的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传说,人文始祖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后来就把长沙这片地土封给了他儿子少昊氏。宋朝学者罗泌在《路史》中记载:少昊氏“始于云阳,胙土长沙”(胙,赏赐),据此,传说中的少昊氏是远古长沙的一个氏族首领,是开发长沙的第一人。长沙,夏王朝时期属古三苗之地;到商、周时期,三苗国消失了,但三苗后裔仍然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这时长沙属“扬越”(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商周时期,北方中原王朝对南方“荆蛮”、“扬越”的战事频繁,虽未能在这里建立起他们直接的统治,但“扬越之地”一度成为商周的“南服”,迫使“荆蛮”臣服纳贡。据典籍《逸周书·王会》记载,周初营建雒邑告成,各方诸侯来贺,贡物中有“长沙鳖”一种,这是“长沙”一名见于史籍的最早记载。商、周时期,中原文化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长沙古越人仍然是居住在茅草覆盖的半地穴式房屋,过着氏族生活,主要以石器作为工具,生产上依靠刀耕火种。商代中期,中原的青铜铸造技术传入,开始使用和制造青铜工具铜斧,到西周后期出现了铜制大锄(松土工具)、铜插(耙,松土和起土的农具);而且还制造出了形制考究、纹饰精美的青铜容器、乐器。长沙出土的大批商周青铜器,大多具很高的工艺水平,富有鲜明的越族风格;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在宁乡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1959年以来宁乡、长沙县出士的十几件铜镜,一般重七十~八十公斤,最大的二百二十一公斤半,为中国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大的商代铜镜。东周以后,长沙进入春秋时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乱年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战国初期,越国灭吴国,楚、越两国对峙开始,长沙成为楚国东南边陲的要塞。战国中期,楚国实行变法,国力强盛,对南部地区展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湖南全境纳入了楚国版图,长沙成为楚国南部的军事重镇,包括湖南湘北、湘中、湘南广阔地域的政治军事中心,楚国在长沙建立了城邑。楚人对长沙的进入,加上经过数百年的战争,古越人消失了,长沙古越文化被楚文化替代。楚人的南侵,带来了中原和江汉地区的生产工具和生产经验,使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结束了商周以来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原始状态,直接进入封建社会。楚国至楚怀王时国势日弱,诸侯各国特别是秦国对楚国多次发起战争,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秦国大将王翦率军南下,打败楚军在江南的余部,楚国以长沙为政治军事中心的江南之地被秦国所征服,楚国灭亡。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八百多年,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其时辖地在今湖南省东部、南部一带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全州市、广东省连县、阳山县、英德和江西一部分地区,长沙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从秦朝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秦朝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以南、江西西北和广东的连县、广西的全州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临湘县为治所。秦朝灭亡,汉王朝建立。汉高祖刘邦称帝之后,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封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朝的长沙郡建长沙国,临湘县驻所作为国都,也标志着湖南历史上出现了第一个诸侯国,长沙成为王国都城。长沙王是长沙国的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其王位世袭,但自东汉汉朝对诸侯王国改变体制之后即汉中元六年(丁酉,公元前144年),实际成为有名无实的番王了。长沙国从汉高祖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始封至汉孺子婴居摄二年(丁酉,公元7年)被废除,存在了二百多年,长沙国先后分为“吴氏长沙国”和“刘氏长沙国”两个时期。古长沙城作为汉王番都,临湘古城位于长沙国的中心地带,为历代长沙王的驻所和长沙国的政治军事中心。古书《水经注》记载,临湘城(即古长沙城,史称临湘故城)系吴芮始封长沙王建筑。汉后元七年(甲申,公元前157年),吴氏长沙国废除。吴氏长沙国时期,为古代长沙历史上辉煌时期,政治上始终不渝维护国家统一,是西汉王朝的忠实诸侯王国。刘邦所封八个异姓诸侯王臧荼、韩信、英布等七个诸侯王全部消灭,唯独吴氏长沙国自始至终效忠朝廷,就是淮阴王英布(长沙王吴芮之女婿)反叛,长沙王吴臣(吴芮之子)还大义灭亲。吴氏长沙国自吴芮始封,到汉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其五世孙吴著死,因无子被撤除,共传五代,历时四十六年。王国的官吏制度与西汉朝廷相同,设有丞相(汉高祖初曾称柱国),由朝廷直接委任,名为辅佐诸王,实际上是派来掌握本国实权以控制地方的。公元前158年汉文帝之子汉景帝继位,重置长沙国,史称“刘氏长沙国”,汉前元二年(丙戌,公元前155年),汉景帝庶子刘发封为长沙王。刘发之长沙国正值西汉王朝大削诸侯王国势力的时候,自汉前元二年~汉中元五年(公元前155~前145年),随着朝廷对诸侯番国管理体制的改变,这时的长沙国辖地大为缩小,已析出桂阳郡和零陵郡,仅有临湘、罗、下隽、益阳、连道、湘南、安成、丞阳、茶陵、攸、昭陵等十三县;长沙国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实际权力,不得干预自己所辖诸侯国的政务,成为名义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改制以前称为“臣相”),下至县令全部由朝廷任免。“刘氏长沙国”从刘发始封到刘舜被废,共传七代八王,历时一百六十四年,随西汉王朝灭亡而拆除。汉绥和元年(戊辰,公元8年),王莽篡位自立为帝建“新朝”,长沙国改名“填蛮郡”,国都临湘改名“抚睦县”。王莽政权很快就被西汉末农民大起义所淹没。汉更始三年(乙酉,公元25年),原西汉皇室宗族、长沙定王刘发的后裔刘秀(即光武帝)拥兵称帝,又建立起一个汉朝,因以洛阳为都,史称东汉。由于全国各地分布着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队伍和各色武装割据,刘秀又展开了统一全国的战争。东汉建武二年(丙戌,公元26年),刘秀遥封西汉末代长沙王刘舜之子刘兴为长沙王,复建长沙国,以控制洞庭以南的局势。到汉建武九年(己丑,公元29年),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长沙相韩福、桂阳太守张隆、零陵太守田翕、苍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锡光等,相率遣使贡献,悉封为列侯。至此,包括长沙在内的湖南全境正式归于东汉,长沙的归汉,对刘秀统一天下的战争起到了重要作用,刘秀于东汉建武十六年(庚子,公元40年)统一中国。长沙已早在汉建武十三年(丁酉,公元37年)被刘秀以长沙王刘兴等“皆袭爵为王,不应经义”,将其改封为临湘侯,又将长沙国废除,改为长沙郡。三国和西晋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属古荆州。西晋后期和南北朝时期,长沙为长沙郡郡治,湘州州治。隋前期撤郡,长沙为潭州总管府;后期改州为郡,长沙又为长沙郡郡治。唐朝时设潭州治所,曾属江南道,江南西道。唐朝五代时期的长沙窑,曾兴盛一时,成为釉下彩的发源地。五代十国时期长沙为楚国国都,这也是唯一以长沙为都城建立的国家。隋朝初期,长沙郡被废黜,隋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朝的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曾改潭州为长沙郡,治所在临湘(今湖南长沙)。宋朝时期,长沙为潭州治所。北宋设岳麓书院,将长沙的文化和教育推向鼎盛时期。元朝于至元十一年(南宋咸淳十年,公元1274年)时改为潭州路,湖广行省治所。元至元十八年(辛巳,公元1281年)仍为潭州路,湖南道宣慰司治所,隶属湖广行省;文宗天历二年因“天子临幸”而改名天临路,元末改潭州府治所。明初改为长沙府治所,隶属湖广布政使司。清朝康熙三年建“湖南省”,长沙同为长沙府府治和湖南省治。明清时长沙有四大米市和四大茶市之称,为中国最重要的米市之一。在太平天国军攻打长沙的清朝末年,曾国藩成为“湖南第一人”,长沙府涌现出在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人物,如曾国荃、左宗棠、胡林翼等消灭太平天国,发动洋务运动,收复新疆等,对晚清的中国造成深远的影响。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长沙成为重要的政治和革命活动地。戊戌变法的陈宝箴、谭嗣同,在长沙兴办时务学堂。之后自立军起义、华兴会、公祭陈天华和姚宏业、浏萍醴起义、抢米风潮,都是很有影响力的活动。黄兴在清朝末年进行了一系列的反清活动,为中华民国的建立作出了重大贡献。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公元1933年)长沙县、市分治,设“长沙市”,为湖南直辖市,长沙一直作为湖南省会至今。长沙在民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的革命中心之一。清宣统三年(辛亥,公元1911年)10月22日,焦达峰、陈作新为首的起义新军光复长沙。民国四年(乙卯,公元1915年),曾就读于时务学堂的蔡锷发动了护国运动。民国八年(己未,公元1919年),长沙派送大批五四青年赴法勤工俭学,长沙也是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地之一。毛泽东、何叔衡、任弼时、蔡和森、向警予等一批中共早期领导人都在长沙读书或者从事政治活动。民国十六年(丁卯,公元1927年)毛泽东发动秋收起义,并试图攻打长沙;失败后他转向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现实方针。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公元1937年)曾是长沙发展的鼎盛时期,经济物业繁荣,初期成为抗战的大后方。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1938年)11月12日晚的“文夕大火”成为长沙城最为悲惨的事件,全城各种历史文化遗迹几乎损失殆尽。民国二十八~三十三年(公元1939~1944年),长沙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中、日双方以长沙为中心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战役,中方取得前三次战役的胜利。1949年8月5日,长沙正式建立共产党政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长沙开始重建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早期读书和从事革命活动的地方,被认为是革命纪念地。改革开放初期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长沙经济开始和沿海城市的差距逐步加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成为中西部重要的城市之一。

东莱堂:以望立堂,亦称莱国堂、临朐堂、昌乐堂。

长沙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运城、临汾、榆次,陕西之韩城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姓氏考略》注其源:

1、其据《古文琐语》云:“共工臣有浮游。”此当浮氏之始。

2、其据《路史》云:“莱共公浮柔之后有浮氏。”莱,周代诸侯国名。姜姓,子爵,鲁襄六年灭於齐。今山东黄县东南有莱子城,即古莱国。此以祖辈名字为氏。系出姜姓。

3、又云:“商莱朱之后有浮氏。”莱朱,即仲虺,商汤左相。

二、

浮姓分布:广西都安、平果、湖南宁远、甘肃康县、陕西、台湾台北、台中、河南卫辉、修武、获嘉等地均有此姓。

浮姓起源:

1、共工之臣有浮游,见《古文琐语》。浮氏始于此。

2、成汤之裔封莱(故城在今山东黄县东南莱子城),莱子浮柔奔棠,晏弱迁居于郳(即春秋时小邾,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其后有浮氏。一说,商时莱朱之后有浮氏。

浮姓名人:

浮筒,明时四川永川人,嘉靖中任江西抚州照磨。

郡望:东海。

栏目导航

热门姓氏